老槐树下三兄弟的誓言:一碗粥的承诺温暖全村三十年
在皖南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里,有棵三百年的老槐树,树皮皴裂如老人手掌的纹路。李老汉蹲在树根处抽旱烟时,常对围坐的孩子们说:『这树下埋着咱村最金贵的宝贝。』孩子们嬉笑着去挖,却只翻出几块光滑的鹅卵石。
1987年盛夏,暴雨冲垮了进山的土路。在外跑运输的王家三兄弟被困村里,看见五保户张奶奶正用豁口的碗接屋檐水喝。老大王建国突然把哥仨攒的买车钱拍在磨盘上:『明天起,咱给孤寡老人送饭!』
第二天鸡刚打鸣,三兄弟就推着借来的板车出发了。车上绑着从各家凑的八口铁锅,老二王建军背着一麻袋红薯,老三王建设裤腰别着砍柴刀——他们要翻过野狼坡去镇上买粮。天黑透时,浑身是伤的哥仨拉回半车糙米,裤管还滴着血。
『送粥队』头天开张就闹了笑话。老三错把盐当糖,害得李会计家的瘫子老爹连喝三碗咸粥。张奶奶捧着碗的手直哆嗦:『自打六零年后,再没吃过这么稠的...』说着混着米汤掉眼泪,砸在补丁摞补丁的衣襟上。
1994年冬,哥仨在送粥路上捡到弃婴。棉袄里塞着纸条:『求好心人给口热粥喝』。现在这孩子成了村卫生所的医生,大家还叫她『粥丫头』。去年疫情时,她穿着防护服给隔离户送粥的样子,活脱脱当年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三兄弟。
老槐树去年遭了雷劈,焦黑的树干中间裂开大缝。村民惊觉树洞里塞着三个锈铁盒,里面是发黄的本子,工整记着:『1998年7月12日,收到省城大学生捐赠电饭煲两只』、『2005年春节,周瘸子家还来借走的二十斤面粉』...
如今村里盖起养老院,但三兄弟仍坚持每周三熬粥。灶台边贴着泛黄的《送粥公约》,头一条写着:『粥要熬得能立住筷子』。最近他们正和『粥丫头』商量,要把三十年来的柴米账本扫描成二维码,让每个粥碗底下都能扫出故事。
上个月暴雨冲毁进村新路,有卡车司机看见三个老头冒雨推车,车斗里泡沫箱冒着热气。司机要帮忙时,白发老头笑着摆手:『不用不用,这粥啊,得趁滚烫送到才够滋味。』晨光穿过老槐树的新枝,在地上投出三十年前一样的斑驳影子。